云上随州

中医治未病,可以试试这些中医适宜技术

2024-01-04 09:09  

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就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所谓“治未病”就像先给人体修筑了一道“长城”或者“防火墙”,以抵御外来“恐怖分子”的袭击。

为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满足人民健康新需求,随州市曾都医院中医科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通过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刮痧、针灸、拔罐、艾灸、中药涂擦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等理疗项目,帮助广大患者防治常见病、多发病。

耳穴压豆

耳穴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耳部是身体的缩影,耳廓就像是一倒置的胎儿,头朝下,臀部和下肢朝上,胸部和躯干位于中间,耳穴则是耳廓皮肤表面和人体脏腑、经络等相沟通的部位。根据现代生物全息理论及实践证明,耳朵与全身各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通过耳穴压豆可以有效缓解各种疼痛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结膜炎)、神经性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功能性疾病(如耳鸣耳聋、月经不调、高血压)、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穴位贴敷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刮痧

在中医上,疼痛多被认为是气血不足,或者说是经络不通导致的,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从而解痉止痛。可以用于减轻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引起的不适。通过特定的刮痧手法以及走形的方向,能够调节阴阳,可以改善睡眠障碍等。

针灸

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拔罐

拔罐是利火、挤压或者抽气的方式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人体穴位或者要治疗的区域上。主要作用是化瘀通络、行气止痛、散风除寒。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痛、关节炎、软组织损伤,以及感冒、咳嗽、胃疼、头疼、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痛经、泌尿系统疾病等。其适用广泛,没有性别之分。

艾灸

艾灸是利用点燃的艾绒所产生的热力和作用,通过对腧穴部位进行温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隔物灸

隔物灸即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它材料,将艾柱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治疗的方法。通过对穴位的持续温灸、疏通,可以养筋荣脉、逐寒祛湿、行气活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的作用。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是通过独创的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的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部病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道的刺激以及中药物质的导入,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到组织部位,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来源:随州曾都医院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