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随州

打卡秋日秘境 乐享大洪山里

2022-10-30 10:57   大洪山名胜风景区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随州大洪山网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诗里的令人向往的诗意山居,就在随州大洪山了。

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住进群山环绕的大山深处,樵河古道里泉水叮咚,千年帝王杏开始染黄,自在牛的铃铛声在山谷里回荡,日出云海与日落晚霞同样浪漫。

宿进“华中睡眠谷”小隐山林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整个大洪山横跨随州、京山、钟祥,方圆  305 平方公里,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独立内山。

从山脚的游客中心出发,自驾穿行于大洪山的山野之间,这段旅程格外美妙。

远远近近的群山深沉起伏,矗立于宝珠峰之上的大慈恩寺、金顶遗世独立,伸出手触摸山风,秋景入眼,空气里都是自由的味道,澎湃的节奏在心里奏响,凡尘俗世被抛出脑后,欣然投入大山的怀抱,一往无前。

来大洪山住哪里?当里是山里最佳,山里夜里气温低,记得多加点衣服。

自在谷酒店、绿林山庄、筱泉湾度假村为景区自营,都在大洪山景区里面,彼此距离不远,各有特色。

绿林山庄当属园区内性比价最高的住宿,现代酒店类型,国庆三百多一晚还含景区门票2张,舒适惬意。毗邻千年帝王杏,环境、视野开阔。

夜晚在绿林山庄的小院里荡秋千吹风,看大山包围之中的一方星空。天幕深蓝,星光明亮,让思绪在夜里自由飞翔。

筱泉湾度假村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临近筱泉洞,数栋造型布局各异的白色房子或庭院散落在深林各处,内部是新中式装修,融山景于室内,静雅清幽。

林间有风吟,落叶随溪水,黄叶铺满道路,踩在上面吱呀吱呀作响,想要体验更深沉的秋味,记得住到这里来。

自在谷酒店距离绿林山庄步行约3分钟,新中式风格,结合地形环境特色,融合细腻质感的实木、粗犷原始的砖石等素材,在凸显典雅、大气的同时,给人如大山一般原始、厚重的野趣。

客房最大的亮点,便是每间都带着阳台,推窗出去即可览山水之色。坐在阳台上,听风在山间浅浅吟唱,看黄昏时候自在牛从山里缓缓归来,会发现,心可以如此静,日子可以过得可以这样慢~

若是几家相约一起出游,可以选择自在谷酒店三房别墅。上下两层,有客厅、棋牌、广阔的露台,可以享受更加私密、亲近的度假时光。

别具一格的树屋位于自在谷酒店最高区域。名为“树屋”,却不是建在树上,而是建在搭建的支柱之上。

室内秉承了统一的新中式风格,1.8米大床,卫生间内配有浴缸,外部带有一个私密露台可以休闲玩乐,总面积超一百平,太奢华。

除此之外,林深之处还藏着一些小而美的农庄小院,万景园林山庄、筱泉山庄等,老板淳朴热情,环境舒适温馨,吃、住都有。若是不急,可以择一处山中住十天半个月,真真的偷得浮生半日闲。

开启向往中的秋日山居  自在随心

秋风缓缓,时光也像是被拉长。在山里喝茶、看云、吹风、观星,享受人间好时节。

白日可以自驾山林间,看秋日辽阔的天空,任温柔的阳光和秋风拂过脸上。

站在千年帝王杏前,想象着11月满树的金黄;到白龙池湖畔步道的走上一圈,一半山,一半水,足以忘却防尘琐事。走进樵河古道,寻觅山间秋色和野果;偶遇散养在山林之中的自在牛。

打卡宝峰山之上的大慈恩寺、金顶,佛光古刹,禅音暮鼓,群山匍匐,思绪飘飞。看日出,观云海,等日落,感受大好河山的壮美之气。

大洪山自唐宋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丛林。元代号称“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当时,民间盛传“佛教朝洪山、道教拜武当”的说法。明思宗题寺额"楚山望刹";2009 年,取慈忍之“慈”,报恩之“恩”,恢复修建“大慈恩寺”。

林深之处还藏着一处隐僻的茶园,观山茶园。穿过密林之后,有满坡茶园,视野开阔。山泉水泡茶,观山云动,悠然自得。

除此之外,还可打卡两王洞,柳溪口玩水,剑口探秘,状元台观星,游览大洪山红色革命陈列馆等。景区外还可游览原石部落景区、花果海秋日采摘,花样打卡秋日时光~

绿林山庄、自在谷酒店均可用餐。除此之外,山中还有诸多农家乐可供选择。香煎小鱼、大洪山黄牛肉、新鲜时蔬等各色菜肴,保你尝到最鲜的山野之味。

秋光甚好,来大洪山,一起探秋吧。

住宿推荐:

景区内:绿林山庄、自在谷酒店、筱泉湾度假村、万景园林山庄、筱泉山庄;

景区外:楚北大酒店、金钻大酒店、顺鑫民宿、大洪山根雕文化产业园

周边游玩推荐:原石部落、花果海、西游记公园

出行提醒:出行请做好自身疫情防控;景区具体接待政策,可咨询客服。

【大洪山九景】

宝珠峰云海、状元台星空、白龙池倒影、凭籣居晚霞、山里自在牛、剑口一线天、奇幻两王洞、自在帝王杏、樵河古森林。

【大洪山五绝】

楚北天空第一峰

  山高人为峰。大洪山主峰宝珠峰,海拔高度1055米,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在这里,可以一览众山,任思绪飞扬;可以临风而立,任衣衫飘飘;可以登临金顶,梦回千年唐宋。当云翻雾涌的时候,各种仿古建筑群忽隐忽现,犹如置身天上宫阙,定会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美妙错觉。

高山悬湖白龙池

  “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隐匿于宝珠峰的旁的白龙池,海拔840米,犹如一面碧绿的明镜悬挂于山峦之间。这里一面是蓝蓝的湖水,一面是碧绿的丛林和栈道。阳光照下,树影婆娑,在漫步中,寻找光影中的你。

观星摄影状元台

  在状元台星空,观星河是很幸运的事情。状元台作为大洪山最佳观星点,吸引了无数的摄影爱好者,饱览绚丽的星河美景。这里视野开阔,核心景区内多数景点可一览无余。尤其是在这里眺望与之遥相对应的宝珠峰,古色古香的唐宋风格寺院建筑群尽收眼底,犹如欣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气势巍峨。

传承千年古银杏

大洪山古银杏王,相传由光武帝刘秀和她的皇后阴丽华亲手栽种(一说为唐代大洪山慈忍大师所栽),距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见证了千年的岁月变迁和斗转星移。这棵古银杏树为雄性,只开花不结果。在古银杏树的周围,还有五棵数百年以上的雌性银杏树,长年果实累累,人称 “五女拜寿”、“五妃侍君”,可谓一大奇观。

无拘无束自在牛

   大洪山自在牛,一年只回一次家,自由自在地喝山泉水,吃山坡草甸的青草。更有趣的是,这些牛因常年徜徉于景区各大景点,还常常于游客进行“互动”:它们可悠然卧于路中,不理你的鸣笛声。也可以睁开大大的牛眼,看稀奇似的瞪着你;还可以贴身而近,感受彼此的感觉......大洪山自在牛,就一个“牛”字。

秋游洪山坪  邂逅根雕园

作者  蔡菊梅  

大洪山的秋天,从一朵朵洁白柔软的云开始

阳光正好,不凉不燥。天空碧蓝清澈,像一块蓝水晶,那么温润、纯净而又高远。洁白的云朵,像新娘的头纱,缓缓飘过天际;又似朵朵轻柔的羽绒,飘浮在空中,时而聚拢,时而又四散开去,变成一朵朵硕大的白莲花盛开在蓝天上。

如此好天气,正是秋游的好时节。约了好姐妹海燕和马姐一起去山里赏秋。她俩提议如果想稍微走远点,除了大洪山的金顶,双门洞和仙人洞的所在地洪山坪村离小镇只有十来公里,是首选之地。

马姐开车带我们,她长相清秀,谈吐和个性却颇有几分男子的豪爽和大气,坐她的车特别有安全感。车子从小镇出发,沿着相邻的洪山镇方向大约行驶三四公里,到达黄土垭,向左拐弯,有一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一直向前走即进入洪山坪村。

我的印象中,洪山坪是个偏僻贫瘠之地。婆家的亲戚中,爷爷有个表兄弟,每年来家里玩,聊到地里的庄稼,总听他说水源不好,稻谷收成低,经常是靠吃苞米和红薯等五谷杂粮度日。

车子顺着公路蜿蜒而上,原以为村子是个陡峭狭窄的山冲,不料越往上走,视野越开阔,叫人眼前一亮。造型各异的房屋大多成片建在公路附近,大片大片平整的田地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里,农田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沿途可见三两个上了岁数的老人扛着锄耙慢悠悠走在田间地头,远远升起的袅袅炊烟和公鸡的啼叫声,让人怀疑是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随着车子的行驶,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山岭在窗外缓缓后退,五彩斑斓的秋色像一幅巨大的图画在眼前铺展开来。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洪山坪的秋天却别有韵致。林间秋色如画,红黄相间,自在的黄,洋溢的红,风情的绿都化作远山上片片诗意,点缀着古朴的山村。最是惹眼的是那一树树柿子挂满枝头的红艳艳,那是乡村独有的色彩,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挂在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

车行至半路,路过一座农家小院的门前,“大洪山根雕园”几个字赫然入眼。哎呀,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虽从未来过,早就在各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听闻根雕园的主人薛国旺大师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根雕艺术家,更是一位有爱国爱乡情怀的优秀农民企业家,心里甚是敬仰。我连忙喊:“我们先在这儿下车,去根雕园看看吧!”马姐和海燕说:“不急,我们先去上面的双门洞和仙人洞,返回时再来这儿,慢慢逛不是更好!”

说罢,车子很快就到了双门洞附近。爬上一个小坡,一个巨大的水库呈现在眼前,只可惜今年赶上大旱之年,水库干涸见底,裸露着一大片枯黄干裂的泥土。若是有碧波盈盈的满塘水,四周山间的绿树倒映在水面,水光涟滟,该是有多美啊!走过水库,一股清凉的风远远袭来,还没来得及分辨出风从哪里来,一座巨大的石门洞猝不及防地闯入眼帘。高耸的山谷间,树高林密,谷底有一条小河,河里怪石嶙峋,布满河道,遗憾的是小河已干涸,听不见淙淙流水声。这座浑然天成的石门洞就横跨在两座大山之间,高近二十米,宽有十余米,门厚四米左右,像一座坚实的石拱桥把两座山连在一起。洞顶乱石交错堆叠,荆棘丛生,植被茂密,虽是深秋,仍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站在谷底向上仰望,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该怎样准确地描述它的奇特与壮美,用“鬼斧神工、雄浑壮观”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它仍觉得词不达意。我们一边感叹大自然神奇的魅力,一边忙不迭地拿出手机,变换不同的角度拍下它雄伟的身姿。小心翼翼地踩着高低不平的石头穿过石门洞右拐,往前走了几十米,又一个漆黑的洞口呈现在眼前。哦,难怪这里以“双门洞”得名。听说进入双门洞往里走500米处,有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厅,是洞中最精美之所在,厅里石柱林立,形态各种各样,美轮美奂。只因尚未完全开发,洞里没通电,一片漆黑。虽说我们三个也是胆子够大的女人,由于没有准备足够的食物和照明装备,也不敢贸然进入,只好围着洞口转悠了几圈,悻悻而归。

出了双门洞,继续往南翻山前行,就进入钟祥地界。八十年代中期,这里是随州前往钟祥收香菇、牵牛脑壳的商贩们必经之路。那时还没有这样宽敞的水泥路,仅从山间的一条羊肠小道穿过。如今路修好了,当年身强体壮的商贩大多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只有周围的群山屹立不变,静静地见证着时光飞逝,岁月变迀。

沿原路返回,我们前往仙人洞。洞里究竟有多深,史志无明确记载,传说能通到四川去。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作为战备所在地,曾经驻过军。沿途的标识牌和几排破乱的房屋仍残留着当年部队留下的痕迹。据说驻扎在洞里的部队,曾组织一个班,全副武装,备足食物和照明装备,走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到出口,只好转回。由于此洞具有幽、险、奇、深的特点,加上民间关于它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更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快到了, 我们把车子靠公路边停下,顺着乡间道路徒步前行,林间偶尔会闪过一道亮点,那是机灵的小松鼠在上下跳跃。放眼望去山村的秋天多么美妙充实,多么谦和安详。远看是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美不胜收;近看路边草丛里含苞欲放的野菊花,树上时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处处皆美景,一花一叶,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秋天的到来。

走近仙人洞,抬头望见一座大山如同刀劈斧砍般的悬崖底部,高数十米,宽十几米,陡峭的崖壁上,刻着“仙人洞”三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据说是明代留下的。离洞口不远处,有一棵高耸的梧桐树很是引人注目。它的主干粗壮,枝高数丈,枝桠四散,黄黄的树叶挂满枝头,远远望去,满树金黄,身姿摇曳。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空隙,光影斑驳洒落一地,更平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有风徐来,叶子如蝶般飘飘悠悠地落下来,真是“北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叶满地金。”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黄叶,脚踩上去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秋天的乐曲。我们快步走过去,在树下奔跑,跳跃,手机镜头里记录下一个个快乐的瞬间。

“快看!通往山顶的石阶!”有眼尖的姐妹叫起来,往上一看,洞的左右两边果然各有一条笔直陡峭的石阶,直通上山顶。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左边的这条道。石阶近90度的坡度,离山顶大约有数十米高,扶着栏杆一个劲儿地向上走还好,突然转身回头往下一看,只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发颤,像是站在悬空立起的梯子上。大家一鼓作气登上山顶,虽然热得满头大汗,却感觉神清气爽。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远处的群山,近处的田野,四处风光尽收眼底,整个村子如同熟睡的婴儿,是那样安详、闲适、宁静、惬意。时间已近晌午,山下有人家的屋顶升起了炊烟,风里飘来饭菜的香味,我们这才感觉肚子早已经饿了。来之前听人说过若是进了仙人洞,里面洞洞相连,幽深莫测,至少要转上个把两个小时,于是取消了进洞的计划,下一站前往根雕园,待下次来时再进洞仔细观看。

走进根雕园,一股古风雅趣扑面而来。这座外表看来貌不惊人的农家小院,里面却别有洞天。进门来是个大院子,对面的墙上用圆滚的木墩铺成一面背景墙,墙上挂着树根制作的几个大字:大洪山根艺。墙壁下方卧着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刻“大洪山根雕文化产业园”几个红字。院中央有一个圆形的水池,池水清澈,池中堆砌着一座假山,假山的缝隙里,生长着各种叫不出名来的花草植物。再看四周,洁白的粉墙边绿竹摇曳,桂花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从前盛放酸盐菜的坛坛罐罐也物尽其用,种上了花花草草,别有一番趣味。郁郁葱葱的藤蔓覆盖着一排木质的长廊,长廊下面摆放着一套厚实光滑的石头桌椅,桌上放着花生瓜子等小零食,白色的瓷茶壶嘴还冒着热气。最有意思的是盛放茶叶和茶具的篮子竟然是用树兜雕刻而成,形状惟妙惟肖。院子右边的院墙上,爬满了绿中带红的爬山虎,满墙的叶子在风中婆娑起舞。

院子里静悄悄的,循着饭菜的香味和锅铲炒菜的“嗞啦”声,我们右拐穿过一间小院找到了厨房,在灶台前忙碌的女厨师正是根雕园的女主人——张会大姐。之前看过一些关于薛国旺老师的创业简介,他半岁时因高烧打错针,伤及坐骨神经,右腿落下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一直行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年轻时创建绿林文学社,因共同的文学爱好找到了心仪的爱人。他曾拖着残疾的右腿走遍大洪山的山山水水,寻访过数百位老人,搜集大洪山一带的民间传说,并编辑成《大洪山民间故事》一书。为了养家糊口,他和所有普通的农民一样种地,种香菇,养羊。一次在放羊的途中发现枯树根有种自然天成的造型,便捡回家经过打磨,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艺术品,拿到市场上售卖,竟然很受欢迎,从此与根雕结缘。我以为陪着薛老师几十年艰苦创业的妻子,一定是个满脸沧桑的大妈,哪曾想眼前的张姐这么年轻,除了笑起来眼角有淡淡的鱼尾纹,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沧桑。都说人到中年,面由心生,心态好自然显年轻,这话有道理。张姐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外面的院子里坐下喝茶,花生,南瓜籽都是早上才炒出来的,只管随便吃。

在这个环境幽雅,艺术品众多的园子里,我们只嫌一双眼睛不够用,哪还顾得上坐下喝茶,先是在根雕茶艺室转悠一圈,赶紧朝慕名已久的根雕博物馆奔去。

走进根雕博物馆,我们仿佛走进了根雕艺术的大观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里的镇园之宝——“九龙戏珠腾盛世”。它的原料是一块有千年树龄的槐木,属雷击木,身长约12米多,重达10余吨。当年薛老师看到原料后,心想大木雕大器,如今国家强大了,只有雕出像九龙戏珠这样的大型根雕作品,才能表达出自己创作的初心和对祖国的热爱。为此,他花费17万元请来专业人士设计造型,带人用十几吨的熟泥来造型,先在泥巴模具上雕,然后再在槐木上雕,打胚、细雕、成型、精雕、打磨、上漆,历经6年,直到2019年1月才完成此旷世之作。据说曾有富商斥巨资180万欲买下它,被薛老师拒绝了。他回顾自己几十年来成长经历,深深感受到政府、社会、家庭对他的关怀和支持,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这件作品是他对所有支持者最好的报答,他要把这件大型根雕作品永远留在大洪山,作镇园之宝,供家乡的父老乡亲及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观赏。

除“九龙戏珠”以外,博物馆里数千上万件大小不一、栩栩如生、造型奇特的人物、花鸟、桌椅茶具等艺术饰品和生活用品,妙趣天成,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直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从根雕博物馆出来,右边有一排整齐的小院。我们随手推开一间走进去,哇!好一个静谧之地!每套小院皆由两间房组成,进门处是个小客厅,整洁的坐椅茶具,墙上的字画,案前的文房四宝,无一不流露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中间的院子里,墙角长着数竿绿竹,桂花树亭亭玉立在院中,四周墙根也摆满了花草。按捺不住好奇心轻轻推开里间的客房,一间古色古香的卧室出现在眼前。房间布局清新独特,雪白的铺盖整整齐齐,一丝不乱。实木的大床、电视柜、木沙发,甚至床头的小台灯,每一样,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根雕艺术品。

出了大院往里走,左边是主人的卧室,右边是几间旧土房改建成的一个大厅。里面堆积如山的是形态各异的树根和原木,它们不拥不挤,静静地等待着,期待着在薛老师的匠心妙手之下,自己能化腐朽为神奇,被赋予新的灵性与生命,大放异彩!土夯的墙壁,斑驳的墙面,无声地诉说着岁月悠长的过往。摆在墙边的风车,挂满墙面的犁、耙、箢子、笆篓、筷篓子、簸箕、坛子、算盘……俨然成了一面农耕文化展示墙。这些保存完好的农具、日常用品,很多在生活中早已经消失匿迹了,它们身上承载着我们父辈曾经的生活烙印,记录了一代人儿时的回忆。

再往前走,一棵硕果累累的银杏树倚在院墙边,推开门,里面竟然还有一个小院子。右边是主人的菜园,虽是干旱少雨的季节,园子里的蒜苗、青菜、萝卜依然长势喜人,一片葱茏。院子的左边,有一棵芭蕉树,树旁安放着一架树根制作的秋千。我们坐在晃晃悠悠的秋千上,微风轻轻拂过晒得发红的脸颊,蜜蜂嗡嗡地在耳边飞来飞去,看远山上片片赤橙黄绿,只觉得此刻的自在与惬意,就是神仙看到了也羡慕啊!

不一会儿,主人的饭熟了。张姐边招呼我们坐,边将饭菜端上了桌。因离小镇有数公里路程,碰巧薛老师今天又有事出门了,买菜不方便。张姐一脸歉意地说:“姐妹们,今天只能有啥吃啥了!”说话间,菜已上齐,一个炖锅加四个菜,色香味俱全,最难得的是还吃到了烟熏土猪肉,肥而不腻,还有柴火灶煮的锅巴粥,米香四溢,忍不住盛了一碗又一碗。

吃罢午饭,稍作歇息,已近两点,我们一行人跟张姐道谢后开车往回走。一路上,意犹未尽,拿出手机朝着窗外又拍摄了一段段沿途的风景。回想起自己在外颠沛流离的二十年,一直以为向往的诗意生活在远方,兜兜转转半生已过,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美的地方原来是自己的家乡,烟火气里平淡的生活最真实。有一个种满花草的农家小院,有家人的陪伴,有生活可循,心安便是归处!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