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随州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 奋力谱写新时代品质随州建设新篇章

©原创   2019-06-11 16:17   中共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杨世勇;讲师 余洋

城市之美,源于规划。近日,市委书记陈瑞峰在市委党校2019年春季主体班开学典礼上强调:“规划是城市品质之源。一个科学的、有前瞻性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撬动一座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建设“品质随州”,必须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打造城镇、农业、生态全空间的协同发展,环境、社会、经济全要素的均衡发展,过去、现在、未来全时段的公平发展,建设“共生、共荣、共享、共利”的品质随州,努力实现让生活更幸福,让产业更发展,让城市更美好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科学规划,高瞻远瞩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规划是城市品质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的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当前,随州正处在爬坡过坎、奋力冲刺,建设“汉孝随襄十”重要节点城市的特殊阶段,要从更高层面科学谋划城市未来,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要紧紧围绕“一主两翼,三轴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秉承“东进、西优、南拓、北联”的空间发展策略,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贯彻落实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为基石,规划建设“产业新城”,以文化为灵魂,规划建设“文旅名城”,以生态为底蕴,规划建设“生态绿城”,切实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突出规划的导向性,处理好规划与实施的关系。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创新工作方式,在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科学化、市场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规划质量、保障规划实施。

突出规划的稳定性,处理好空间、人口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强化“多规合一”,立足地理空间实际,完善分片区协同发展机制和政策,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编制形成覆盖全市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二、坚持民生规划,以人为本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幸福”的问题。城市规划只有坚持民生情怀,聚焦民生视角,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才能让城市更有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着力疏解老城。通过调整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优化城市开发模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畅通工程、打造城市绿地景观、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等措施,为老城区发展腾出空间。

要奋力拓展新城。紧盯“双百”城市目标,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统筹推进城南、城东、城北新区建设,规划建设编钟青铜古镇、高铁小镇两大综合性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塑造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形态。

要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大力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推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建设,创建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秀美村镇。推进“洁美家园大行动”,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坚持绿色规划,矢志不渝保护城市生态根脉

绿色是品质随州的底色。构筑鄂北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绿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省委赋予随州的绿色使命,也是随州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随州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森林覆盖率接近50%,先后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建设生态绿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生态环境还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偏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必须严格分区管控。

高起点做好绿色规划。当前,随州已融入到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四个国家级战略,迎来发展的新机遇。随州要担当起淮河与汉江之间生态衔接的责任,就要在城市建设中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保护好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

高标准建设绿色城市。积极践行15分钟公共服务理念,在老城区见缝增绿,在新城区高品质建设各类微绿地和小游园。以一河两岸为主轴,辐射带动厥水、漂水流域及城区腹地,规划建设一河(涢水)两岸,形成两岸生态示范区、滨河活力区、湿地体验区、滨水休闲区四大功能绿地,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实现经济商贸、综合交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生态景观多功能集成,打造商务集聚的经济带、传承历史的文化轴、通行畅达的交通线、生态现代的景观廊、亲水宜居的生活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创造更多的产值和财富、汇聚更高的技术和更多的人才,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新时代城乡融合人和城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

高质量发展绿色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生态农业、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积极探索生态惠民和产业富民并进、景观绿化与历史人文相融、城市添绿与乡村造林一体的实践路径,把随州打造成动力持续的绿色产业城、品质卓越的低碳生活城、环境优美的山水田园城,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和品质随州的鲜明底色。

四、坚持特色规划,人文共融传承城市文化记忆

文化遗产是昨天的辉煌、是今天的财富,更是明天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谈到城市规划建设时指出:“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随州古为汉东大国,建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抢抓湖北打造中部强大市场、武汉建设内陆消费中心的机遇,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注重历史文脉传承。

提升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创新,让文化得以延续。要正确处理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物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将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保护作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在城市拆迁和建设过程中,遵循宁可“留一点白”,也不“信手涂鸦”的原则,让背街小巷等老街道老而不朽,既传承特色,又盘活资源。

提升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让文明得以传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历史文脉传承,让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址、名胜故居、旅游景区、主体公园形成网络,覆盖整个城市,以延续城市历史、延伸城市文化、繁衍城市文明,凸显城市的气韵、风度和灵魂,让随州有故事、有记忆,灵动起来。

提升城市规划的民众需求,让大众记住乡愁。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要将各类历史遗存与规划建设有效衔接,充分尊重这些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要素,科学合理地保护与传承,延续地方历史文脉,传承乡土文明,让居民“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观风察俗”,让城市建设获得广大群众的情感与社会认同。

提升城市规划的地域特色,让城市留下记忆。人们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记忆,源于这个城市和国家的著名建筑。如“时尚之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购物天堂”香港等,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大放异彩、经久不衰,靠的都是其独特的城市建筑。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国际视野,努力把规划展览馆、府河大桥、传媒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和“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带打造成一流精品、传世之作,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景观风貌,塑造随州独一无二的城市辨识度。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